肠癌,又称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发现肠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肠癌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粪便检查在肠癌筛查中的作用
粪便检查是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粪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肠癌的迹象,如隐血、肿瘤标志物等。粪便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经济等优点,是广大患者和医生普遍接受的一种筛查方法。
粪便隐血检查的原理
粪便隐血检查是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正常情况下,粪便中不含或仅含极少量血红蛋白。当肠道发生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时,血红蛋白会进入粪便,导致粪便隐血阳性。粪便隐血检查可以作为一种早期发现肠癌的指标。
粪便隐血检查的准确性
粪便隐血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据统计,粪便隐血检查对肠癌的检出率可达6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粪便隐血检查并非100%准确,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在解读粪便隐血检查结果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粪便肿瘤标志物检查
除了粪便隐血检查外,粪便肿瘤标志物检查也是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粪便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等。这些标志物在肠癌患者体内含量较高,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辅助诊断肠癌。
粪便肿瘤标志物检查的局限性
粪便肿瘤标志物检查虽然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肿瘤标志物并非肠癌特异性指标,其他消化道疾病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药物等,可能导致检查结果不稳定。
粪便检查的适用人群
粪便检查适用于以下人群:
1. 40岁以上的人群;
2. 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
3. 有长期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的人群;
4. 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等的人群。
粪便检查的注意事项
进行粪便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检查前3天避免食用易造成隐血阳性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血、绿叶蔬菜等;
2. 检查前1天避免服用铁剂、维生素C等药物;
3. 检查时,确保粪便样本新鲜,避免污染;
4. 检查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珠海养和大医健康管理对肠癌筛查的建议
珠海养和大医健康管理建议广大民众:
1. 定期进行肠癌筛查,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
2. 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3. 改善生活习惯,限酒,合理膳食;
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通过粪便检查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肠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肠癌的死亡率。珠海养和大医健康管理呼吁广大民众重视肠癌筛查,共同守护健康。